美林中藥網討論區

討論區 => 中醫學知識 => 主題作者是: 守陽 於 五月 09, 2012, 12:38:31 下午



主題: 食物為什麼需要細嚼慢嚥? --- 請看看陳國鎮教授的解釋
作者: 守陽五月 09, 2012, 12:38:31 下午

<食物為什麼需要細嚼慢嚥?>
 
 
陳國鎮
 
 
 
從小起父母和老師就教導我們,吃東西要細嚼慢嚥,不要囫圇吞棗,吃了才能消化,而且不傷腸胃。
這樣的說法滿有道理,可是又有點語焉不詳。
 
細嚼真的只是為了將食物嚼爛而已嗎?為什麼現在的營養學,卻教人多吃有纖維素的東西?
也不要將食物全都打成流質來飲用?如果細嚼只是為了嚼爛食物,那麼現在的營養學的教法,
顯然是叛逆傳統的想法。到底孰是?孰非?
 
在沒有評判是非之前,我們可以看出傳統和現代兩種飲食說法,顯然都是唯物的觀點,
注意力全都放在物質顆粒的大小。如果我們沿用這樣的觀點,想評論對錯屬誰,
似乎不會得到什麼認知的新意。
 
其實每一樣東西,除了有物質和能量之外,還有代表物性的信息,不同的物質具有不同的信息結構。
酸、甘、辛、苦、鹹就是我們的味覺,將食物分辨出五種的基本味道來,在中醫稱之為五味。
可是大自然的東西如此繁多,當然不可能只有五味而已,味道之多和物性之數應該不相上下。
 
口腔是身體任督二脈的上會,任脈統會所有的陰經,而督脈則統會所有的陽經。
一口三十餘顆的牙齒,也各自和十二陰陽經脈深相連通,所以口腔是眾多經脈薈萃的器官。
對於飲食的處理,口腔難道只負責嚼爛而已嗎?這樣機械化的簡單任務,
會要如此多經脈聚會的口腔來執行嗎?果真是這樣,豈不是成了殺雞用牛刀?
以生物體極具優化的演化發展來想,似乎太不合乎情理了!
 
事實上,飲食的時候要細嚼慢嚥,絕不是為了磨碎食物而已,一定還有許多其它的生理意義。
讓我們從唯物的觀點,換成信息溝通的觀點來想,許多不言可喻的道理,就會恍然大悟。
回過頭來,再看以前和現代的種種說法,也就比較容易明白了。
 
首先我們要知道,經絡氣脈是可以傳遞信息的生理網路,沿著經脈隨時都有很多信息來來往往,
藉著這些信息的溝通,才維繫著整個身體諧調一致的生理機能。食物放進嘴裡,
給口腔帶進來的不僅是物質,還有豐富的食物信息。當我們咀嚼的時候,食物不斷被嚼碎,
也和唾液不停地攪拌,在口腔中發生有機化學的變化,釋放出非常多的信息波。
 
這些信息波進入口腔所有的經脈,比食物早一步走遍全身及五臟六腑。如果信息波能使身體感覺舒服,
五臟六腑就會欣然同意、接納這樣的食物,把它吞進胃裡來。萬一是腐臭或太酸太辣等的信息波,
使身體覺得很不舒服,五臟六腑哪裡肯讓它混進來,自然的反應一定是立刻將它吐得乾乾淨淨。
所以細嚼就是要吃出食物的味道,好讓經脈有通風報信的時間,先行知會身體一下,
以便讓它有緩衝時間,以決定要吃下去?還是吐掉?
 
即使是美味的食物,要吞進肚子裡,也不能太過於匆忙,需要給腸胃和相關的臟腑有段反應的時間,
一齊動員起來,做好各項迎接的準備,例如潤滑食道、閉緊氣管、分泌胃液腸液等工作,
然後才將食物迎入中堂,徹底分解、順利吸收。因為牙齒內連五臟六腑,細細的咀嚼動作,
透過經絡的傳遞,就會對臟腑產生按摩和呼喚的效果,讓它們從半沉睡的低功能態,
逐漸甦醒過來,提昇到勤快的高功能狀態上。尤其是消化系統,唯有如此振作起來,
才能夠不負身體之託負,完成食物消化的任務。
 
假如飲食不經過細嚼,就猛然吞落胃中,冒失的食物一定會把腸胃和身體嚇一大跳,
就像不速之客忽然闖進家裡來,焉能不教人驚惶失措?常常這樣嚇唬自己的身體和心靈,
讓它們承受緊張的壓力,不僅傷害腸胃和身體的機能,也傷害心靈的安寧。
懂得養生的人,應該懂得節奏相配的道理。一簞食一瓢飲都會細嚼慢嚥,
把食物的味道品嚐出來,使身心和食物之間的信息共振,產生和諧而有益健康的效果。
 
(文章出處:圓智天地)